如何提高鱼缸水质?
先简单后复杂,从原理上讲,影响水质主要有三大因素,溶氧、酸碱度及硬度(钙镁离子浓度),然后说一下各自的原理。 养鱼首先需要的是氧气,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鱼就会死亡,而水中溶解的氧气有限,为了满足鱼对氧气的需求,就要不断将空气中的氧气置换到水里,这个过程就是水中的“有氧呼吸”过程。在有氧呼吸的作用下水里的有机物被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同时释放能量和氧气。 但生物体的氧气代谢方式并非都有氧呼吸,例如乳酸菌是无氧呼吸的方式之一,因此在没有氧气的情况下也可以生存并且保持水分中有机物的含量。但如果有机物过多,而水中的氧气又跟不上消耗的速度,那么水中的微生物就会进入厌氧状态从而进行无氧呼吸,产物除了乳酸外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这个过程会消耗水中的氧气并产生乳酸。
由于上述原因,当我们在饲养热带鱼的时候,特别是饲养原生鱼类时,常常需要注入新的空气入缸,或者通过打氧机提供充足的氧气以维持鱼的正常生活。但这里要强调的是,氧气对于鱼类的重要性并不等同于人类或陆地动物,因为鱼类是通过鳃部摄入氧气,而人类的肺部可以吸入大量的空气并将之保留在内以达到供氧的目的;同样,陆地上的动物可以直接吸入空气来补充氧气匮乏的状态。
所以从理论上说,只要鱼类能够摄入足够多的氧气(满足其生理需要的极限值),它们就可以生活在含氧量不足的水环境中。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水中氧气越少越好,因为当水体中的含氧量很低的时候,鱼类的呼吸作用会明显增强,由此产生的耗氧反应会比正常情况更大。低含氧量的水中可能还含有其他有害元素,如氨氮、硝酸盐等有害物质,这对水生生物的毒性作用会比正常情况更强。 所以要想保持鱼缸中充足的含氧量,及时换水是必须的,最好还能加入一些除氯剂或活性炭等材料,以去除水中溶解的氧气,防止鱼儿因缺氧而致病甚至死亡。
除了含氧量,pH值也是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ph值小于6.5呈酸性,大于8.5则显碱性,而最适合绝大多数水生生物生活的ph值为7.0左右,近似中性。 当水中的有机物质被细菌分解时,就会产生醋酸等酸性物质,如果水中含有蛋白质等物质,也会产生碱性物质。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物质,都会破坏细胞的结构,从而影响水生植物和动物的繁殖生长。
所以经常检测水质的ph值是很有必要的,一旦发现有偏高的趋势应及时调整,可用硫酸或小苏打溶液调节,但应注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二次污染。
2 过滤系统
好的过滤系统可以让鱼儿在水中自由畅游,而不用担心被粪便或其它污染物缠绕,也不用担心被食物链中上层掠食者吞食。
好的过滤系统应包含物理过滤、化学过滤和生物过滤三部分。其中,物理过滤主要利用滤料吸附、阻隔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化学过滤主要是利用化学物质杀灭废水中的细菌等微生物;生物过滤则是由硝化细菌等好氧细菌利用氧气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无害物质。
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功能的过滤系统才能称为完善的过滤系统,也只有这样,鱼缸中的水才会变得清澈亮丽,鱼儿也能健康地成长。